台灣不乏以「願景」為名的冷門場館,為什麼冷門或許和行政體系的場館經營也有關係,但也可能更凸顯由行政體系高位思考下,進行「殖民式」、「威權式」的治理觀點,忽略了所謂的願景可能不是「蓋建設、有招商」,而是每個人都能在在地找到自己的位置,好好的生活,好好的發揮自己擅長的事情。
胡庭碩 (下稱講者)在直播中提到,他認為「社區營造」是讓已經在一起的人更享受在一起,而不是一定要去推出商業模式,如同營造一個家,賺大錢不會是唯一聚合的方式;同時他也有提到「地方創生」,是讓人渴望可以也在這裡生活著;講者也提到他對於不同名詞的定義,各自所劃分的功能意義。
這邊想借用講者所提到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解釋,無論是哪一者都包含在地人的互動,於此讓我想到的是「民主自決」,而此時相對於前面提到殖民式的思維,台灣現在需要的是「再民主化」的工作。換句話說,在地人民是否開始培養公共參與的能力,例如建立媒體、資訊識讀的能力,乃至於認為自己有效能可以參與真正的民主自決,否則普遍的大眾本身不是公共政策專業,且因為選舉、行政因素,使得權力者、利益團體將資訊壟斷、設下進入障礙(愚民化),而使得民眾更只能回應如「發大財、蓋場館、賣外銷」等等口號,那就像小孩子說起夢想,很容易說要嫁王子、娶公主一樣,美好但不那麼真實。
回到講者直播內容,他提出社會企業是為了增加社會公共財,並且用互動、互信為基礎,促進人們建立關係。我認為這無非是「新自由主義」下對於資本主義與個體化的反動,說實在不是時代進步下的新觀點(非批評講者),是提醒人們應當如何完整地當一個人、當一個企業,有如以往巷口柑仔店,不只銷售物品,也承擔社區資源分享和關照的功能,現在的連鎖商店近年來推出關懷站等等公益行動,就是重新建構這些被其外部效益影響的社會資本。
講者還有提到許多資源互惠、商業模式的案例,許多內容都可以看到其巧思和趣味、感動,有句話特別讓我記得「平台,就是讓給的人能輕鬆,讓拿的人能回饋的輕鬆」,其實我在行銷、公關領域聽過,現在經營零售也是這樣抱持心法,前些日子有朋友討論到在地願景館的計畫,我想也是如此,我們要追求的不是擘劃什麼偉大故事,而是真實的生活樣貌,在這裡人人都有機會可以生活的願景。
至於實際的作為和期待,以苗栗市或縣來說,硬體上普遍的公辦公民場域相對缺乏,或許近些時間有幾個青創基地設立,但服務面積與對象仍然較特定,未來是否有可能促進公民館的成立,同時軟體面適度培訓公務員具備有舉辦公聽會能力,讓民眾開始認知到自己能夠陳述意見,也讓公務員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是面對冰冷電腦和公文的受文者,與真實有血液流動的人民互動,有機會讓公務員增加熱誠,進而可以從現有具備組織結構和資源的政府體系開始改變。或許有人認為這個路線太緩慢,那太不滿的話,作為人民多多寫文章、主動參與政策,也是蠻好的,畢竟可能從來我們沒有被排除在外,是自己選擇離開的。